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余家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合跟踪调查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近日发布。这份覆盖全国52所高校的报告表明,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大学生创业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但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依旧明显,资金缺乏和经验不足仍然是最主要的障碍。
根据报告,近九成大学生考虑过创业,26%的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与2016年相比,上升了8个百分点,其中有3.8%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创业学院副院长毛基业介绍,大学生创业还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很多大学生在本科之前就对创业产生兴趣,七成大学生创业者在本科期间开始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创业驱动力,报告显示,“赚钱”其实并非大学生创业的首要驱动力,而是“自由的工作生活方式”,这个比例甚至占到了31%。
根据报告,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人数比例最高,农学、医学、艺术学专业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大多没什么热情。
与2016年相比,餐饮、农业、信息技术、运输、教育、文化等行业仍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领域。其中,住宿餐饮、消费电商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战场,毛基业认为,这与我国当前“互联网+”和消费升级趋势相吻合。
报告指出,资金不足依然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障碍,大学生创业者的资金渠道来源少,主要靠自筹。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创业者反映,创业失败者团队因素的比重有了明显提高,已经排在第二位。
同时,报告显示,创新创业教育正在深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还从过去各高校的单打独斗行为向联盟化方向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性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组织,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从国际上看,构建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模式是多种的,有一种是市场自发的,但从我国大学生创业来看,大学和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何引进市场要素,是我们在构建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蔡莉表示,大学生需要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学校的优越环境,但是研究发现,优惠政策和优越环境有一个临界点,如果一味提供这样的政策,超过临界点后,不利于能力的提升,这对我们分析研究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构建非常有意义。
报告表明目前只有54%的高校对创业教育满意度实施了跟踪调查。毛基业认为,这说明高校对于创业课程重开设、轻闭环改进流程,广大高校有必要加强对创业课程教育质量的跟踪分析和持续改进,提供更为丰富而实用的创业课程和创业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