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份,高校毕业生迎来求职活动的关键期。记者注意到,近期,武汉、南京、成都、长沙、西安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着力点也放在了毕业生最为关心的户口、住房、创业扶持等实际需求方面。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在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下,二三线城市有望成为应届大学生就业创业新的主流选择。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95万人,比2016年多出30万人。智联招聘今年9月份发布的一份《2017年秋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户口、房价、医疗、教育等仍然是求职者选择留在所在城市的重要因素。有无户口,对城市归属感指数的高低有较大影响。近年来,为吸引人才落地扎根,不少二三线城市在住房、户口、创业扶持等方面给予高学历人才政策优惠。
湖北武汉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的通知》就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通知明确,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
成都市今年出台的“蓉漂”计划则打出“先落户后就业”的口号。按照这一政策,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以及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均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孟立联认为,在一线城市功能调整、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二线城市正迎来吸引人才的黄金机遇。
随着一线城市功能调整,二线城市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出来。许多海归选择二线城市,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二线城市要发现自身价值,确立自身优势,重塑自身地位,对二线城市的发展应该充满信心。”孟立联说。
从求职者角度来看,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也不再局限于北上广。近年来,随着就业环境的逐渐改善,热衷于返乡就业的大学生也多了起来。
很多高校大学生在选择落脚点的时候,会更理性考虑自身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而不仅仅是追求高收入。从收入与生活成本的比例来说,大多数大学生尤其是知名高校的大学生,回到家乡的省会城市,可以有能力在兼顾工作与生活之余,追求真正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对他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杭州有问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斌说。
在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看来,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乃至三四五线城市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二线城市的人才政策应该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结构与比例,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进行合理分类,给出科学的评价标准,而不是以学历论英雄。”夏学民说。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发展规划研究处副处长、副研究员李明超认为,二线城市要提升自身吸引力的问题,应重点围绕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就业环境、优化社会服务三方面出台配套性改革举措。
随着大城市竞争成本增高和城市环境品质下降,一些人才会逐渐溢出,落户到较小的城市,如果这些城市能够做好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出台提高安商营商竞争力的扶持政策,那么大城市溢出的高学历人才自然就会向那些脱颖而出的二三线城市转移。”李明超说。
目前,各地吸引人才的政策很多,但这些政策如果不是建立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很难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好的人才引进政策应该是以适合当地的产业政策、产业规划为基础的,让人才能够看到广阔的发展前景。”孟立联说。
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